1.經過快速增長和回落沉淀,糖玩品類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逐漸凸顯。
一,產業鏈尚未打通。糖玩品類的快速增長,吸引大批兒童糖果廠商和玩具廠商入局。為迅速而低成本地進入行業,許多廠商并未打通產業鏈,兒童糖果廠商批發玩具盛裝兒童糖果,玩具廠商批發糖果裝進玩具,“食”和“玩”割裂,大多數產品是“1+1=2”而非“1+1=1”,行業內真正有實力研發新品的企業少之又少。此外,糖玩產品以食品類別受檢后進入終端,客觀上規避了對玩具部分的質量檢測,這對于行業來說存在安全隱患。
第二,市場競爭秩序混亂。今年夏天,垃圾分類成為社會關注熱點,眾多廠商競相生產分類垃圾桶兒童糖果,迅速鋪滿終端。事件熱度一過,垃圾桶糖玩就失去了生命力,經銷商被迫甩賣,這款產品很快在市場上銷聲匿跡。
“垃圾桶糖玩的曇花一現是行業現狀的縮影,產品運轉周期被打亂,許多資源陷入無序狀態。”紀力衡表示,“跟風”愈演愈烈,節省了開發成本的小廠商以低價爭奪市場,壓縮了創新企業的盈利空間;而開發產品需要贏利點支撐,所以品類創新力度一再降低,產品同質化嚴重,不符合升級細分的消費需求,市場銷量下滑,品類發展陷入惡性循環。
第三,IP生命周期短暫。《冰雪奇緣2》日前上映,這個曾在全世界掀起熱潮的IP吸引許多糖玩企業搶灘布局,取得授權后迅速開發系列新品。但“冰雪奇緣”的流量能夠趕超“小豬佩奇”嗎?顯然很難,因為IP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了。
商業浮躁變成了內容浮躁,具有生命力的IP越來越少,一個優質IP往往吸引諸多企業一哄而上。IP方追逐利益zui大化,將IP授權給多個企業,企業得不到獨家授權,IP和品牌不會形成強關聯,于是對IP不會過多投入和維護,而是采用快速積累資金和市場的戰略將產品導入市場。被授權企業數量多,新品又缺少沉淀和打磨,同一IP的系列產品質量參差不齊。買單的消費者對IP感官越來越差,進一步加速IP生命周期縮短。
2.多維度布局,行業急需導入正軌
當流量和品類的紅利褪去,更多人在積極思考企業和品類的未來。我們采訪了多個糖玩企業,根據自身規模和行業占位,他們在2020年有不同的戰略布局。
IP賦能是手段,打造品牌是目的。IP糖玩在發展中受阻,不意味著IP失靈,把握好方向和路徑,未來幾年IP依舊是開拓市場的有效工具。首先,IP與產品結合的前提是產品定位和 IP調性契合;其次,IP不僅是產品的一件衣服,從資源整合層面去挖掘IP內涵開發產品,才能加強消費者的體驗感,讓IP發揮zui大價值;zui后,始終需要明確的一點是,IP只是為品牌賦能的一種手段,品牌才是產品立于不敗之地的zui終利器。
新品做增量,老品做存量。糖玩產品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之快,加之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,如何調整產品結構才是zui佳方案產品創新可以迅速有效地驅動增長,但成本高、研發周期長,升級老品是一種成本低、見效快的策略。
|